我們應與書結緣
———— 寫在第十八個世界讀書日
作者:李虹 發布時間:2013/5/20 17:08:30 瀏覽量:
世界讀書日不覺間已走進第十八個年頭,4月23日,又是書香浸潤、含英咀華,與書結緣,同赴一個知識盛宴的日子。
千年易往,惟書長存。歷史上那些綻放光芒,澤被千秋的思想與智慧,最后都凝結成為文字,以書籍的形式保存下來,而閱讀就是享用這些成果并把它們據為己有的過程。優秀的書籍組成了精神領域的圣殿,而這座圣殿就在我們身邊,一切時代的文化精英就在那里聚會。用閱讀這種古老而又溫暖的方式,我們就能走進他們,聆聽他們的嘉言雋語。就最深層的精神生活而言,時代的區別并不重要,無論是哪朝哪代的先賢,都擁有不同凡響的智慧,都同樣古老,也都同樣年輕。閱讀其實就是一種穿越時空與智者的相伴行走,在書香彌漫的人生歲月,讓偉大的靈魂引領我們攀登精神的高峰,使豐贍與賢達的人生路徑隨著閱讀不斷延伸。
在物質充盈、信息猛增、娛樂風行的今天,在一些人看來,閱讀盡管仍能讓人敬重,但“讀書有什么用”的困惑如影隨形,閱讀不能吃、不能喝,也不能用于購房和買車,讀書有何用?它們與我們的人生與生活有何關系?對于一些地方干部來說,閱讀不僅很難同GDP掛鉤,與“成功”、“指標”、“效益”也似無關系,相對于蓋大樓、修公路、上項目、搞開發而言,對政績的貢獻率顯然談不上。在謀求快出政績的焦慮中,閱讀可能會被當成一種虛飾和擺設,以至“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至于那些明知閱讀的意義卻又經不住欲望的誘惑而不去親近圖書的人,則更加可憐。因為這是一種主動放棄的墮落,甚至可以說是一種明知故犯的犯罪。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古人尚能認識到“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高在“學而優則仕”,高在“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雖然這種認識很功利,脫不去俗氣,但對閱讀的功用是清楚明白的,對“知識改變命運”的理解是透徹的。
我國2012年出版圖書37萬種,已是當之無愧的世界出版大國,但平均到每個人的身上,我們的購書量只有發達國家的幾分之一甚至十幾分之一。變化是當今中國唯一不變的現象。然而,在一切都迅猛變化的中國,有一項統計數字20年來卻幾乎沒變,那就是人均圖書消費量。1990年,我國人均圖書消費量(扣除教材、教輔)為5.2冊,2009年這一數字為5.6冊,20年間,人均購書量只增加了不到1/2本,而失業人員,農民和農民工的購書量更低。
上世紀90年代,美國學者亨廷頓在比較加納和韓國60年代的經濟數據時發現,當時兩國幾乎同樣落后。但30年后,韓國成長為世界工業強國,國民收入直追發達國家,而加納仍然貧窮如昔。造成這一懸殊差別的因素固然很多,但一個重要的原因不容忽視,那就是韓國非常重視教育和閱讀。猶太民族是值得我們關注和研究的民族。在以色列本土,大約有600多萬猶太人,全世界猶太人加起來不超過3000萬人。這個在公元70年以后就失去祖國,到處流浪并寄人籬下的民族,卻對人類作出了卓越貢獻,人類的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幾乎都被猶太人改變過。馬克思的唯物史觀,改變過或依然在改變著人類對社會和歷史的觀點;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改變了人類對于自身的認識;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改變了人類對于物理世界和時空的認識!敦泿艖馉帯芬粫踔琳J為是猶太人掌握著當今世界的金融命脈。而這些巍峨的精神豐碑背后,是猶太人精神成長歷程中對于書籍宗教般的情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項調查顯示,全世界每年閱讀書籍排名第一的是猶太人,一年平均每人64本。上海在中國排名第一,只有8本。而中國13億人口,扣除教科書,平均每人一年讀書一本都不到。
近代人類最大的成就應是啟蒙運動、浪漫主義和工業革命,而引領這波浪潮的是地處邊陲后進的蘇格蘭。蘇格蘭在文藝復興時期是極落后的地區,但18世紀起卻快速發展,成為了帶動變化的新中心。原因仍然是蘇格蘭人重視識字及閱讀,蘇格蘭的改變,是從閱讀開始的,蘇格蘭的閱讀文化是在歷史發展進程中,由歷史的大錘鍛造而成的。據世界銀行統計,勞動力受教育的平均時間增加一年,GDP提升9%,這種收益遠遠超過了任何一種投資。知識改變命運,讀書可以興國,是已經被實踐所證明的科學論斷。對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的大國而言,提高人口素質,造就一支高技能的勞動大軍,是產業結構升級,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而在教育之外的閱讀,正是提升技能與素質的最佳途徑。
盡管多彩的生活,多元的價值,多變的潮流,讓我們終日奔波忙碌,應接不暇,但在世界讀書日的推動下,我們應該給閱讀騰出些時間,沉淀和涵養一下自己的心靈,使閱讀成為一種習慣,一種愉悅,一種享受,一種境界。黎巴嫩詩人紀伯倫的話是意味深長的:“我們已經走得太遠,以至于忘記了為什么而出發”。
作者單位:
文章來源:《烏蒙論壇》2013年第2期 總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