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信仰的力量
作者:李虹 發布時間:2013/7/24 13:59:47 瀏覽量:
有人說,中國現實的多面性是任何推斷都無法涵蓋的。
的確,這是一個利益多元,選擇多元、價值多元的時代。
有人說,在這個時代,可以很坦然、很欣然地“言利”、“談實惠”、“講錢”了,這無疑是一種進步。但與這一現象并存的另一個現象卻是,言利、言錢、言實惠的變得理直氣壯起來,言精神、理想、信仰的,倒顯得理屈詞窮,不合時宜,甚至還有作秀之嫌。
市場經濟激活了人們沉睡多年的多重欲望,太平盛世以注重實惠物質為主也許無可厚非,人們爭先恐后地奔向對物質生活的追求和升級的路途上亦情有可原。但是過猶不及,一旦做過了頭,匍匐于物欲腳下,人就可能變成了物質的奴隸。物質是生活的重要部分,但顯然不等于生活的全部。在今天物欲與精神格外糾結的背后,其實隱藏著的是最為深切的信仰之問。一個躋身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國家,如何堅守靈魂的高地?一個數千年詩禮相傳、厚德載物的民族,如何在現代化潮流中守望精神家園?一個努力為幸福生活打拼的人,如何給心靈一個棲息的角落?如果讓物質的洪流漫過心靈的堤防,使得我們忘記了仰望星空,忘記了默觀內心,喪失了應有的精神追求與靈魂質量,恐怕對社會或個人都不應是幸事。
什么是信仰?
古往今來,引無數仁人志士競求索。
哲學家是永遠走在路上的人,思考顯然比給出一個現成的答案更重要。哲人認為,信仰是精神世界的終極指向,是永恒的歸宿。不是到了那一點會停止,而是不可窮盡的永恒的旨歸和皈依,沒有終點,沒有盡頭。為了守持這種精神價值,可以不妥協,可以義無反顧,可以獻身。
信仰像深邃幽微的思維星空里,澄碧圣潔的一圓朗月,輝映著歷史的天空,照亮著民族前行的長路。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奮爭精神,是“位卑未敢忘憂國”的愛國情懷,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氣概,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莊嚴承諾……是這些確實存在于歷史上的具體的人和事告訴我們,信仰不是浮泛抽象的概念,它萌生于對人為什么要活著的追問中,成長在腳踏實地的行動里,崛起在民族精神最閃亮的高地上。精神不被物質凌駕,價值不被利益顛覆,道德不被發展貶低,共識不被個體忘卻,這就是信仰的力量。
近代以來,世界上沒有哪一個民族經歷過中華民族如此巨大的跌宕起伏。獨立、解放、革命、建設、改革、開放,一路烽火硝煙慷慨悲歌,一路風刀霜劍千折百轉。為了爭取到國家的尊嚴和太平,曾經有過無數的同胞出生入死,前赴后繼,他們很多人為此付出了心血汗水,甚至生命,卻沒有嘗到甘甜的果實,經歷過漫漫長夜,卻沒有能看到燦爛的黎明。他們根本沒有去想生前功名利祿,身后聲名顯赫,沒有去想必須分享到勝利的果實,成功的鮮花才是值得的人生。他們只是為了胸中的主義和心中信仰,他們是真正的英雄。我們今天的收獲,無一不包含有他們曾經的播種。
時代變了,經濟騰飛,生活小康。當我們沐浴著和平陽光、享受著和諧社會、品味著和美生活的時候,在人生價值的天平上,物質和精神的砝碼如何擺放?奉獻還是索?為公還是為私?偉大還是平庸?高尚還是渺?仍是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在自覺不自覺思考或實踐的問題。對這些問題的回答,決定了我們的人生追求和價值目標。雖然絕大多數人不能完全做到忘我,但是應當適度超越自我。即使僅僅從享受的角度,我們也應該解決物質和精神的平衡點,惟此我們才有可能處理好我與他人,我與集體,我與社會的關系,而只有處理好這些關系,心靈才能有所皈依,社會才會和諧。
在《人民日報》上讀到一首題目名叫“信仰”的小詩,這首詩優美、安詳、真摯、怡然,充滿生命體悟,涌動情感力量,蘊含人生哲理。既空靈飄逸,又通俗易懂。
信仰宛如金色的小鳥
在大地上飛翔
清亮地鳴叫
在人們的心靈筑巢
安詳地棲息
自在地梳理羽毛
它不能帶來名利、面包
它不能讓人尊貴、榮耀
它似乎并不重要
但如果有一天
再也不見了它的身影
精神,便將空虛
世界,也不再美好
英雄的時代不會謝幕,英雄的故事不會完結。無論時代如何變化,生活的環境如何不同,但人總是需要精神追求的,總是需要信仰支撐的,因此,我們應該在心靈的空間里騰出一席之地,安放上人間最美好的情感,聊以慰藉平凡的日子,給浮躁的心靈拂過一陣舒緩的和風,讓簡單的日子變得充充實實,將平凡的事情做得有模有樣。不能長成參天大樹做棟梁之材,不妨做一棵小草獻上一絲絲新綠;不能像海洋用寬闊的胸懷擁抱百川,也可以像一條小溪為土地捧上甘露。片片綠葉般的好事,雖然微小,卻能茂盛成人間的春天。做好自己,這樣的人生不是很有價值,很有意義嗎?
作者單位:
文章來源:《烏蒙論壇》2013年第3期 總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