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不老 故鄉永在
作者:李虹 發布時間:2014/5/13 14:28:09 瀏覽量:
走過春光爛漫的三月,我們迎來甲午年溫暖的清明——綠,染深了大地,花,香透了城鄉。
清明節,又叫掃墓節、踏春節、三月節等,對于中國人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春祭節日,歷史上一度成為僅次于春節的盛大節日。在傳統社會中,它的節期持續時間較長(五六天到十幾天,多地多時代不等),一方面是掃墓祭奠、懷念離世親人的節日,一方面是踏青嬉游、親近自然的節日。
中國傳統節日大都是歲時節日。所謂歲時節日,就是與天時、物候的周期性轉移相適應,有固定的節期和特定民俗活動的時日,是先人將時間進程與社會活動節律有機結合的產物,體現著傳統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清明節的名稱也是如此,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兩漢時期的《淮南子•天文訓》說:“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稓q時百問》則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鼻屣L蕩漾,大地明潔,楊柳含煙,雜花生樹的春和景明之時,我們傳承著古老的祭祀傳統,踐行著生命傳遞的意義。
清明節在今天仍然是一個很受人們重視的節日,作為一種文化現象能被人們普遍接受為標志性的特征,說明它所代表的事物、人物、事件及其體現出來的精神,已被人們普遍認同,從而產生群體的一致性。黑格爾認為,歷史是由兩條經緯線構成的,“第一個是那個‘觀念’,第二是人類的熱情,這兩者交織成為世界歷史的經緯線”。傳統節日是眾多的歷史熱情中最具代表性的浪花,而其體現出來的是它背后的一個民族的文化特質。人的情感往往附著在具體的人或物上,過一種節日其實就是體驗一種文化,它既抽象又具體,既物質又精神,有容顏和記憶能量,有年輪和光陰故事,需要視覺憑證,需要歲月依據,需要細節支撐,是本土文化存活狀態的一個重要標志,能使成員個體獲得在族群內存活的踏實與豐盈之感,有著和故土家園一樣豐富和深刻的含義,是一種文化載體,是一種家園情結,是一種精神情韻,是濃得化不開的鄉情。
清明節是莊重的,慎終追遠是清明節的文化精神,它引領我們尋覓歷史的天空,追溯精神之源,蘊含著后人對先人的追思懷念,體現著今人對先烈的感恩敬重。在共浴和平陽光、共享和諧社會、共品和美生活的時候,回望祖先的恩德,緬懷所有為祖國的發展做出貢獻的人們,由此找到賴以生發和寄托情感的依憑與精神家園的歸附,這不只是為了過去,而更是為了將來。不只是為了他們,更是為了我們。清明節是輕盈的,踏春郊游,親近自然,品味春天,草木蒼翠、蟲鳴鳥啼、水木清華、鳶飛魚躍、人水至和,讓生命在自然中清新地躍動,是清明時節與春祭并存的主題之一。在春天祭奠亡者,在春天激活生命,這是多么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多么智慧通達的中國哲學,多么開闊遼遠的歷史視野。
隨著社會的深刻變革和社會生活日益多元多變,文化發展已經進入多樣化并存與競爭的時代,西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觀念一起走入國門,致使情人節、圣誕節、愚人節、萬圣節等“洋節”逐漸興起,似有取代中國傳統節日之勢,如果僅是吸收幾個“洋節”到我國節日體系中固無不可,但關鍵是如何保持祖國固有節日在整個節日文化體系中的主流地位。十多年前,美國動畫片《花木蘭》的熱播就曾引發了國人對自身文化資源流失狀況的憂慮。2005年10月韓國申報的“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世界文化遺產!岸宋缂馈钡摹吧赀z”成功后,緊接著韓國又濃墨重彩地向國際社會推出祭孔大典,搶在中國祭孔大典前發布……
文化是民族的身份證,文化的認同比政治的認同更為牢固,更為持久。中國傳統節日,承載著中華民族賴以生存、世代傳襲的思想、文化元素和歷史信息,倘坐視節日萎去,人們的精神就會失去依靠和源頭,隨之而來的,便是故土情懷的失落和泯滅!拔幕杂X”是費孝通先生晚年最重要的學術思想,他主張每個民族都要通過文化自覺來重新審視自己的文化和他人的文化,找到本民族文化的“安生立命”之地,最終達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境界。
在新聞速生速滅,信息隨榮隨枯的當下,正是中國傳統節日,傳遞著人們對鄉土氣韻、桑梓情懷和歷史記憶的依戀和渴望。感謝先人,留給我們這些堅韌如絲,串起跨越千年的懸望,激活我們記憶的傳統節日,讓我們仍有機緣觸摸祖先的體溫、文化的根脈,感受踏實而熨帖。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一年年的祭奠,一次次的回望,一回回的追尋,千百年來中國人始終以感恩和敬畏的名義祭祀掃墓,慎終追遠,強化著逝者與生者的對話、聯系以及情感溝通,使祖先、自己以及子孫后代的生命之流,進而使整個民族的生命之流匯集為滔滔江河,連綿不絕,永不間斷。
清明不老,故鄉永在。
作者單位:
文章來源:《烏蒙論壇》2014年第2期 總第6期